《餐桌上的科学》简介

日期:2016-01-13 20:37 点击数:14959 

重庆市高中精品选修课程

《餐桌上的科学》简介

一、课程背景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的身心素质提高措施是多方面的,我国对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很多问题都没有从国家层面进行引导,这样就导致每个家庭对孩子的营养健康问题基本都是靠口口相传,沿袭以前的做法,再加上一些社会传言充斥,更使人们不知道该如何甄别。

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想通过一门课程,传递给学生一些关于营养健康的典型事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剖析,科学原理的阐释,切身体验等环节,学生能够培养一种科学的辨别思维和组织调查的能力,当他踏入社会,面临更多更复杂新的问题时,能够从容的分析问题,判断是非,增强自身适应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餐桌上的科学》,是知识拓展类和社会实践类综合类别的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安全饮食”、“健康饮食”、“品味饮食”三个模块。在本课程中,学生既可以获得国家课程以外的科学知识,拓宽视野;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调研、实验、比赛等)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对于终身发展都不无裨益。

“安全饮食”模块:食品安全是我国近年来讨论的热点话题。它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食品数量安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第二层,食品质量安全: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的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需要在食品受到污染界限之前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污染和遭遇主要危害因素侵袭。第三层,食品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本课程“安全饮食”模块是指食品安全的第二层含义。

“健康饮食”模块: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饮食就是指通过饮食能达到和维持人体健康的状态。根据科学原理,给高中生的营养健康方面给出建议,辟清各种谣言等都是本模块的内容。

“品味饮食”模块:饮食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在科学的背后,处处都蕴藏着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舌尖上的中国》对于国人对食物的品评意识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普通人也开始研究美食。这个模块重在对饮食的“品”,品饮食的色香味,品饮食的文化,品饮食的内涵和科学营养之间的联系,操作起来难度较大,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要做出尝试,不一定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至少可以获得一些经验或者教训。 

我们还设计了一个课程结业环节。本环节通过学生“溯源”实践活动,拍摄微电影,感悟科学的背后饱含浓浓的人情,可以将本课程科学与人文双重主旨烘托出来。

三、课程教学形式

作为选修课,课程的教学方式除讲授式外,我们还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一来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来可以通过变换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能力。本课程中用到的教学形式主要有:讲授、讨论、主题演讲、辩论、调查等。

四、课程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分为学生评价和课程与教师的评价。学生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并且重视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中拟通过课堂学生表现和活动中学生的贡献来进行打分,如在餐桌上的科普宣传展出中,让学生除了在现场展示自己的作品外,还要充当宣传员的角色,通过现场“点赞数”来评判作品及宣传效果的优劣。整个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由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期末考试、作品加分方面组成。


开发时间

本课程从2012年9月开设至今,已有5年。分别在巴蜀中学高2014届、高2015届、2017届、高2018届开设。在生物教研室禹云霜主任的带领下,本课程在学校已经多次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等级,在2014年重庆市高中精品课程申报中,本课程被重庆市教委定为市级建设精品课程。


主要特点

1.模块式组织,主题式教学

本课程包含“安全饮食”、“健康饮食”、“品味饮食”三个模块,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做法。在每个模块中都以主题式组织教学,这样重点突出,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师选择教学主题灵活性强,不同教师和学校可根据自身经验和条件选择教学内容,课程推广性强。

2.重科学,也重人文

本课程叫《餐桌上的科学》,教学的主旨之一是普及科学知识,宣扬科学精神。但是任何问题都不是单一的科学问题,社会属性必然也会是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教育阶段,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样重要,在三个模块中,每个主题都会有学生联系社会实践的讨论,学生在调查走访中,自身社会责任感会得到强化,尤其在“品味饮食”模块中,学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教学主题,在最后的“溯源”实践活动中,科学知识的背后饱含浓浓的人情,可以将本课程的双重主旨烘托出来。

3.选修课也要重视评价

课程组走访其他学校的选修课,发现一个共性为缺乏课程的评价环节,学生学习选修课效果如何?课程下一次开设该作何调整?均没有依据。本课程设计了完整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重在过程,通过众多的课堂讨论、学生展示、社会实践等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还有对课程和老师的调查,学生的意见会成为课程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使课程越来越贴近学生,贴近“餐桌”,贴近生活。

4.一门延展性强的课程

相信这门课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是一门经久不衰的课程。这门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时间延展性强;不同地方开设这门课,都有它的可讲之处,都有它的特色主题,空间延展性也强。通过网络推广,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参与进来,也可以让学生带动家长参与进来,形成越来越广泛的受众群体。

5.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作为选修课,除了讲授式外,一定还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一来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来可以通过变换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能力。本课程中用到的教学形式主要有:讲授、讨论、主题演讲、辩论、知识竞答、社会调查等,这样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

禹云霜老师指导学生既美观又保住食用菌营养的切菜方法

张丽老师教学生做清蒸多宝鱼

学生正在抢着品尝自己烹饪的美味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